(三)抓好重点突破,带动服务业跨越发展。一是大力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。组织开展“服务业载体建设年”活动,全力抓好28个省级、100个市级服务业“四大载体”建设,逐个落实支持政策,及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估。积极争取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。全面落实服务业扶持资金和信贷资金,撬动民间资本和市外资金投向服务业,确保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30%左右。二是提升服务业发展优势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,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。着力抓好商城改造上市、中国(临沂)市场贸易博览会、地产品加工园区建设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、文艺精品创作、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。加快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、“沂蒙六姐妹”纪念馆、好莱坞影视基地、滨河旅游长廊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。多渠道、全方位策划宣传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,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业发展后劲。三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。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含金量高的新政策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、易于操作的措施,深入推进制造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。借鉴发达地区发展经验,成立临沂市服务业联合会,进一步凝聚服务业发展合力。
(四)强化基础支撑,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。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。全面完成跋山、会宝岭、葛沟、龙窝、小埠东、陡山六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。用好国家和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扶持资金,尽快完成临沭县三年建设任务,按期完成苍山、沂南、郯城三县年度建设任务,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密切关注旱情,全力做好抗旱各项工作,努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。二是扎实开展土地综合整治。科学编制6个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建设规划,整体推进田、水、路、林、村综合整治,综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。到2012年,整治土地34万亩以上,新增耕地2.5万亩以上。三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全面落实5个国家粮食产能县建设规划。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创办基地,新增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。启动实施八大农业特色产业振兴规划。加快推动沂蒙优质农产品专卖店(专柜)进大城市、大超市,提升沂蒙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整体形象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积极争取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。四是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。抓住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的机遇,用好扶持政策,大胆探索创新,广泛开展“农批对接”、“农超对接”、“农企对接”,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体系,加快建设市级农产品经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。
(五)狠抓节能降耗,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。一是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。制订实施“十二五”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。组织开展全市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考核,扎实做好国家、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迎查工作。分解落实2011年节能目标责任,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能耗指标的动态监测,严格兑现考核奖惩。二是严把新上项目节能审查关。按照省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,确定全市及各县区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目标,落实新增高耗能项目等量置换制度。建立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机制,制定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。三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。组织实施好余热余压利用、电机系统节能等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和钢铁、有色、电力、建材等传统行业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。按照国家、省公布的节能技术、装备和产品推广目录,深入开展节能产品认证,扩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范围。结合支柱产业调整振兴、企业兼并重组,加快淘汰一批能耗高、污染重的钢铁、水泥等落后产能。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以罗庄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沂水、临沭2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为重点,加快循环园区平台建设,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。加快推进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设,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,培育再生资源产业龙头,创新再生资源经营模式。
(六)统筹城乡发展,拓展经济发展空间。一是做大中心城市。大力实施城镇化主导战略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,加快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,科学把握土地、规划、资金等关键环节,推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取得更大进展。结合城中村、棚户区改造,沿河两岸打造一批精品建筑、特色街区,提升滨水生态和历史文化特色。加快环城快速公路建设,力争2012年前投入使用。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,着力培植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和骨干龙头企业,重点引进实施一批大项目、好项目。借鉴省内外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紧密结合我市县域发展实际,制定出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。鼓励支持各县区、开发区依托地缘、人缘、商缘优势,积极主动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、省会城市经济圈、长三角地区发展,在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培育特色。三是培育区域性特色镇。按照“产业中心、居住中心、基础设施中心、社会服务中心”的区域功能定位,分类打造一批制造业重镇、旅游业新镇、特色种养殖及加工强镇,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次中心,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。
(责任编辑:范永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