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0539-7037779

通讯员qq群:97190667

大众报业集团主办

当前位置:主页 > 临沂大众网 > 临沂新闻 >

加快建设“两型”社会 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

2013-01-08 17:39 作者:本网记者 来源:临沂大众网
按照建设“美丽中国”要求,充分利用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“先行先试权”,优化功能布局,发展生态经济,建设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。

        大众网临沂1月8日讯 按照建设“美丽中国”要求,充分利用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“先行先试权”,优化功能布局,发展生态经济,建设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。

     

      (一)加大节能减排力度。落实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要求,以度电税收贡献率为标杆实施有序用电,推进重点用能区域和行业重组整合;实行节能评估和预审制度,严控高耗能、高耗水、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;组织开展能耗对标活动,广泛应用节能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和新材料;拓宽机动车、畜禽养殖、能源结构调整等减排领域,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持续、均衡削减;加强能源消耗监管,完善计量统计、消费预警调控机制,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。强化建筑节能管理,大力推进供热计量,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和城区。

     

      (二)节约集约利用资源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,推进农村土地整治,强化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处置,优化国土开发布局,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。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加强取水许可审批和取水总量控制,利用好非常规水资源,节约集约用水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依托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“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园”和临沂(罗庄)循环经济示范区,加快建设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、有色金属回收加工和废旧车辆拆解等三大“静脉产业”基地,挖掘城市矿山资源潜力,促进产业向绿色低碳、清洁安全转变。

     

      (三)加强环境保护。继续打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、水质保障和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三场攻坚战,加大工业废气、城市扬尘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力度,强化PM2.5空气质量监测,确保城区“蓝天白云、繁星闪烁”天数持续增加;开展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,加强柳青河、南涑河、李公河等流域综合整治,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,推进企业水污染治理再提高,确保82家重点监管企业排污达标、符合流域环境质量要求;加强水质监测监管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,争取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,建立生态补偿机制,推进排污权交易等制度改革,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、管理和补偿政策,构建绿色产业体系。

     

      (四)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。以高速公路、国省道、旅游线路为重点,搞好宜林荒山绿化,打造西北部生态屏障。以沂沭河和大中小型水库为重点,完成水系绿化15万亩,打造沿河速丰林产业带、生态景观绿化带和林业生态经济功能区。提升现有沿河绿化带,建立以滨水广场绿化为特色、高大乔木树种为骨架、观赏花木为亮点的城市绿化结构,实现城区“一河清水、两岸绿色”。加强湿地公园建设,搞好生态保护和修复,维护湿地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础功能。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3.5%,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。

    (责任编辑:郑政)

[上一篇]   下一篇:没有了
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大众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大众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30日内进行。

 

重磅专题

记者调查

论坛热帖

临沂新闻

新闻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