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页标题#e#
——致力打造成果共享、人民幸福的苍山。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,确保民生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,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、养老保险水平。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干部职工平均工资实现翻番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保护、开发和利用好苍山丰厚多元的文化资源,不断提高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
各位代表!经过五年的努力,苍山将发展成为一个主导产业较为发达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、区域中心地位更加突出的特色产业强县;一个文化独具特色、社会和谐稳定、人民更加富裕的文明祥和福地;一个山水园林、宜居宜游、品牌彰显的生态魅力之城。我们坚信,有县委的正确领导,有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,有全县人民的拼搏奋斗,我们一定能够把苍山建成人人羡慕的地方、人人向往的地方、人人都说好的地方。我们有这个志气,有这个勇气,更有这个骨气!经过几年的努力,一个享誉“华夏酒都、天下菜园、曾萧故里、荀子治邑”盛名的崭新苍山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!
2012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;五年宏图,重在开局。2012年是本届政府施政的起步之年,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关键一年,也是我县推动高水平崛起的重要一年。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对实现“三年倍增计划”和“三年翻一番、五年大跨越”的目标以及全面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对此,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,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,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,又要努力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,趋利避害,扬长避短,谱写苍山和谐崛起的新篇章。
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、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%和26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%;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5%和20%;外贸进出口增长1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%和15%;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万元GDP能耗、污染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任务。工作中,我们将遵循经济发展好中求快、能快则快的原则,力争超过预期目标。为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,重点在以下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。
一、注重优化布局,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
加快园区建设。按照“竞争力强、集约度高、配套性好”的要求,完善“一区两带六园”发展规划和建设详规,全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主平台。坚持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多元投入,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功能,集聚项目,年内开发区至少有3个过亿元的项目落地。着力完善园区管理机制、监督机制、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,严格执行入园项目评审和不良项目退出制度,不断提高整体发展水平。
促进产业集聚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,围绕园区产业定位和支柱产业培育,抓好重点企业引进、重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。科学编制全县矿业经济发展规划,加大资源整合力度,大力扶持中钢山东矿业、临矿会宝岭铁矿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。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,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商,加快推进华商矿业500万吨球团项目建设,拉长产业链条,使矿产加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极。
搞好招大引强。以“东接南融”战略为契机,加强与国内外强企的对接合作,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带动作用强、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。重点抓好蒙牛集团乳制品加工、100万吨焦化整合提升、三仪集团生物制药、和康源生物工程等项目的跟踪落实。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“重中之重”,落实分解任务,强化督导考核,坚决兑现奖惩,确保项目引进实现大突破。
支持企业成长。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,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,培植一批产值过亿元、过10亿元的企业,力争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,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,增长25%。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跟踪和服务,加快企业上市步伐。继续推进中小企业“成长工程”,落实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,尊重爱护企业家,激发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。
二、注重提质增效,在促进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
提高综合生产能力。确保粮食种植面积、总产、单产“三条底线”不动摇。努力搞好山区综合开发,稳定黄烟种植面积,着力搞好林果和金银花种植。抓好特色畜牧养殖基地建设,全县规模化、标准化饲养比重达到70%。认真实施水域滩涂养殖发展规划,创建2个省级、1个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基地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不断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。
培育高效精品农业。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,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处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,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,新增2万亩高端优质蔬菜基地。积极策划使用“沂蒙优质农产品”标识,广泛开展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培育苍山农产品特色品牌。规划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,培育产值过千万元的加工企业2家以上。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,力争建成“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检测与监控中心”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家。
(责任编辑:范永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