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城乡建设加快推进,基础设施日趋完善。全县城镇建成区扩大到43.2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达到24万,城镇化率提高到47%。实施了新一轮城乡建设规划,启动了总规修编,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54%。政府累计投资10亿多元,拉动社会投资60亿元,完成60余项城建重点工程,修建城区道路14条,建设了城北新区和汶河公园,启动了八大片区改造,实施了企业“退城入园”工程,建成了热电厂、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场、管道燃气等市政设施,栽植绿化苗木800余万株,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%,成功创建为“省级园林城市”、“市级文明城市”。垛庄镇与界牌镇合并,被列为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,常路、坦埠列为县级优先发展重点镇,全县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。大力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,超额完成三年任务,建成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。改造沂蒙公路县城至蒙山段,完成205国道县城至新泰段、韩莱公路、南坦公路大修,累计新修、改造农村公路673公里,修建大中桥梁49座,全县等级硬化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山区县前列,被表彰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。
(四)民生保障显著改善,社会保持和谐稳定。民生投入逐年增长,2011年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1%。去年在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上,我县作为县区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。作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,农村科技信息“双通”工作在全市领先,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、全国科普示范县的荣誉。在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完成了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,去年县里投入3800多万元拉平了县乡教师工资,一中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,搬迁了三中,设立了四中,按省规标准建设的第一实验幼儿园顺利招生,累计改造校舍4.8万平方米。完成县医院新院一期工程和4处乡镇卫生院改造,建成224处标准化村卫生室,在省、市分别率先实施了卫生信息化工程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“零差价”销售,“新农合”参合率100%。重大疫情防控和食品药品监管扎实有效。顺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复验。城镇登记失业率2.1%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前一年半实现全覆盖。去年作为全市县区唯一代表,成功创建为“全国双拥模范县”,优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,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。开工保障性住房1020套,竣工550套。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,专项整治扎实有效,合法生育率94.2%,出生人口性别比109.7。实施市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5个,完成土地置换和增减挂钩项目2300亩,开工增减挂钩项目2900亩,全力保障建设用地,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始终保持省市先进。人口普查圆满完成,统计综合考核连年受到省市表彰。老年人和残疾人保障不断加强,质监、工商、人防、武装、档案、史志、地震、气象、农机、物价、电力、通信、粮食、盐务、妇儿工青、外事侨务、民族宗教、新闻宣传、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。安全生产监管有力,森林防火能力全面提升,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。群众工作深入细致,社会治安持续平稳,“法轮功”等邪教组织得到有效防控,普法依法治理积极推进,群众满意度、安全感逐年提高。在去年市委、市政府组织的群众满意度随机抽样测评中,我县综合成绩居12个县区第2位。
(五)政府服务不断加强,工作效能明显提高。以“整体工作创一流、单项工作争第一”为目标,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政府工作全面提速增效。精心组织“三下三问三促进”、“千名干部驻基层,排忧解难促发展”等主题活动,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。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,严格行政执法监督,及时处结行政复议案件,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。改版升级政府网站,规范政务大厅运转,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。如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。严格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,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政府形象不断改善。
各位代表!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,是县委统揽全局、运筹帷幄、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有效监督、鼎力支持、合力攻坚的结果,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同心协力、共谋发展、拼搏进取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县政府,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,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!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清醒地认识到,当前我县发展正处于攻坚爬坡阶段,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。主要是:经济总量小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改变,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,缺少大企业、大项目支撑;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,服务业发展活力不强;城市功能不全,乡村建设档次不高,城乡管理还有许多薄弱环节;镇域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均衡;县乡财力不足,负债较重,保民生、保重点支出的压力很大;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制约因素较为突出;少数政府部门管理服务还不尽完善,发展环境离投资商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。对这些问题,我们将高度重视,认真对待,切实加以解决。
(责任编辑:范永恒)